周末,和影友去垣曲县历山镇西哄哄村采风,影友用无人机发现了一个我们从没去过的小山村,看到路途不远,我们决定一探究竟,车子随着弯弯曲曲的水泥路前行,很快到了小山村。这里的建筑很有特点,老房子几乎都是石头砌成,这些古老的房子无不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就地取材的聪明智慧。只是人烟稀少,远远地看到一位大妈在门前正在门前晾晒小米,我们就上前打听情况。 这位大妈姓尚,今年65岁,大妈的两个姑娘都在外地,丈夫在沿黄旅游公路打工,自己一个人在家。 尚大妈说自己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早已习惯了这种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再说山里空气好,我们几家人没事的时候串串门聊聊天挺好。不像你们城里,一天到晚吵死了。尚大妈说着要去房顶做防水了。大妈自己会做防水?大妈看出了我们的疑问,笑着说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 我们随大妈沿着山路来到f房顶,只见屋顶上有一部分搭着彩钢瓦,另一半则没有,房顶上有一个碌碡,看到这个场景,我们很是纳闷,忙问大妈防水的材料在哪里? 大妈脱掉马甲,拉起了地上的碌碡,在房顶上来回走动,笑着说:我所有的材料就是这个碌碡。 看我们疑惑不解,大妈一边拉着碌碡走着,一边告诉我们,过去农村住的平房或者卷的窑洞,房顶垫的都是土,是土就有可能渗水,为了防止雨后渗水,每家房顶上都会放这样一个碌碡,每当雨后或者下雪后,住户都会出来用碌碡碾压房顶,把房顶上的土碾实了,不留缝隙,这样房顶就不会往下渗水了。 涨知识了!这可是头一次听说。我们在和尚大妈聊天的时候另一家的一位大嫂听到我们的说话声,从高处往下看,还说着你们要是没见过,来我这看看,我也在碾房顶,就是你们说的给屋子做防水。 我们信步走了上去,果然大嫂也在碾房顶上的土层。她说前几天下雨了,房顶上的土雨后太阳一晒都干裂开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碾压,要把干裂的土碾平,没有缝隙,就像碾打麦场是一个道理。 大嫂拉累了,坐下来歇息,村里的另一户人家听到说话声也赶过来,她说很少有人来这个村,所以听到有陌生人的声音,大家都很好奇,就跑来看看,是谁家来客人了。他还说,你们不要看现在没人了,过去这个小村子有20多户80多口人,热闹得很,只是现在村里只剩下我们这四户人家了,其他的人家有的搬到了县城,有的搬到了山下。 小编这是另一户人家房顶上的碌碡,大嫂说这家人去乡上买东西了,下午回来也会碾房顶的。我是头一次看到这样做防水,不得不佩服山里人的聪明智慧,因陋就简的利用身边物件,就解决的房屋渗水的问题。各位亲,你们见过这样做防水的吗?欢迎留言交流。想看更多百姓故事,请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