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垣曲、临汾市翼城和晋城市阳城、沁水四县交界处,面积2.48万公顷,最高峰舜王坪海拔.8米,为山西南部第一高峰。相传舜王当年曾于此编制黄河流域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七十二候》,而被后人称之为历山。历山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历山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历山风景区距沁水县城56千米,除主峰舜王坪位于垣曲、沁水、阳城交界处,由三县均可登顶外,其它景点皆在沁水县境内。包括舜王坪、皇姑幔、猕猴源、迎客松、白云洞、下川古人类文化遗址等景区共一百多个景点。舜王坪。为历山风景区的主景区,有南天门、松林阵、斩龙台、沽漯汤坡、舜王庙、舜王犁沟、滴奶泉等景点30余处。舜王坪顶为华北南部少见的余亩亚高山草甸,相传为舜王躬耕之地。其南缘悬崖峭壁下,生长着2.3万亩原始森林,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的原始森林。皇姑幔。海拔米,为历山第二高峰,相传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生活起居的地方,因时常云雾迷漫、形若幔帐而得名。主要景点有石猴相迎、龙虎欢腾、大象低首、秀女唱歌等。猕猴源。为历山珍奇动植物观赏园,聚集着千余只中条猕猴,有百十种珍贵的历山野生植物,峡谷深处的西峡河还是娃娃鱼(大鲵)的栖息地。迎客松。具有多年历史的古华山松,已被列入《山西省古稀树木大全》。松高约8米,主干粗3米多,树枝粗壮,主枝盘绕着向外伸展,如龙凤相依。迎客松被当地人敬为“神树”。白云洞。为一天然溶洞,洞深多米,最高处27米,最宽处30米,洞中有洞。洞内有童子迎宾、盗金神龟、玲珑宝塔、骆驼仙人、江南小景、历山三宝等四十多个钟乳石岩溶景观。下川古人类文化遗址。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旧石器晚期遗址,主要分布在以历山下川村为核心的山岳地带,面积4.8万顷,其中下川富峪圪地区地层保存最完整,遗存最为丰富。沁水县境内留存着许多古镇古堡,以明清时期的居多,这些古镇古堡都是保存较完好的原有建筑,绝不是后来的仿建。最具典型的有郭壁古镇、窦庄古村落、柳氏民居、湘峪古堡。郭壁古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现分为南北两村,南北总长约2.5千米,一条古商贸街贯穿其中,有明、清民宅3余间,窑洞数百孔,庙宇7座、进士宅院13处,行宫1处,祠堂二处,古井18眼。主要建筑有府君庙、镇行宫、古渡口、张姓、赵姓民宅群、三槐里、内门楼、过街楼等。窦庄古村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现存古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80%的古建筑保存完好。除大量民宅外,还有庙宇、楼阁、祠堂、书房、校场、法庭、地牢、城墙、城门楼、牌坊、店铺和大量的碑刻等。柳氏民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柳氏民居为柳宗元后裔发了财,于明朝永乐年间所建,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一进十三院,分为外府区、内府区、中间区三部分。主要包括柳氏词堂、虞帝庙、文庙、小戏台、司马第、中宪第、武德第、承德第、文昌阁、校场、府外门楼、石牌坊等。湘峪古堡。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建成于明崇祯七年(年)。占地面积约3.25万平方米。古堡依山而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内有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九条巷道。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等民居建筑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公共设施。另外还有孙居相墓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65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