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桓公为郡,虎相随渡河,光武闻而善之。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柏谷,遇辱宝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尝赉焉,赐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窦津是也。故潘岳《西征赋》云:酬匹妇其已泰,胡厥夫之谬官?袁豹之徒,并以为然。余案河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谓之浢津。河北县有浢水、浢泽,其水南入于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从门始,盖事类名同,故作者是之。《竹书.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窴軨,乃次于浢水之阳。丁亥,入于南郑。考其沿历所踵,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门矣。俗或谓之偃乡涧水也。河水又东,左合一水,其水二源疏引,俱导薄山,南流会成一川。其二水之内,世谓之闲原,言虞、芮所争之田,所未详矣。又南注于河。 浢津,亦称陌南渡,《嘉庆重修一统志》:陌底(南)渡在芮城县东南,一名窦(浢)津,又名浢津渡,土人呼王村区里渡,通河南灵宝县.谢鸿喜以为浢津(陌南渡)即今芮城县沙窝沟。(谢鸿喜,) 浢水,谢鸿喜经过认真辨析后认为即今恭水,在芮城县东33里处,发源于县东北32里中条山南侧枣园村泉水处。浢水是条仅长30余里的小河,但却因“汉武微行柏谷”、“(穆天子)次于浢水之阳”等历史典故而名垂青史。值得一提的是浢水附近还有规模庞大的坡头新石器遗址。 窴軨,窴(diān)軨,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引《平陆县志》:軨桥村在县东北60里。《嘉庆重修一统志》:窴軨坂在平陆县东北70里。谢鸿喜认为軨桥是置軨坂道中一座桥梁,桥名軨桥,史学家多将窴軨坂与軨桥等同看待,《水经注》中则“坂”与“桥”分明。如《水经注疏》中熊会贞援引《元和志》、《寰宇记》等便将“坂”与“桥”混为一谈。(会贞按:《元和志》、《寰宇记》并云,颠軨坂,今谓之軨桥。)显然谢氏的校勘是正确的。 闲原,亦称闲田,有让畔城,兴让里之称。其范围东自平陆县南候沟涧,西至芮城县界之浢水涧,东西十五里、南北20余里。(谢鸿喜,)按,《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闲原在平陆县西四十里。 河北对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公羊》曰:晋败之大阳者也。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崤尸而还是也。东则咸阳涧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陕津,注河。河南即陕城也。余以为鸿河巨渎,故应不为细梗踬湍,长津硕浪,无宜以微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涛波者,盖《史记.魏世家》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所致耳。献帝东迁,日夕潜渡,坠坑争舟,舟指可掬,亦是处矣。 茅城,学界普遍认为即今茅津渡。茅津渡位于平陆县城南约4公里处。历史上曾名陕津渡、茅城渡、会兴渡,因古代茅族居此而得名。茅津渡地形险要,历史悠久,是沟通晋豫两省的交通要津,也是万里黄河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渡口,与风陵渡、大禹渡并称为黄河三大古渡,有“铁码头”之称。 咸阳涧水,今五龙庙涧,赵永复《水经注通检今释》云:今山西平陆县西五龙庙沟涧是。 △又东过大阳县南。 交涧水出吴山,东南流入河。河水又东,路涧水亦出吴山,东迳大阳城西,西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大阳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卫。献公命瑕父吕甥邑于虢都。《地理志》曰:北虢也,有天子庙。王莽更名勤田。应劭《地理风俗记》曰:城在大河之阳也。 交涧水,今张沟涧。 路涧水,今盘南涧。《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路涧在平陆县东十里,即盘南涧。 吴山,即虞山。《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吴山在安邑县东南32里,跨夏县、平陆界,一名虞山,一名吴坂、一名虞坂、一名盐坂”虞、吴二字,古时字形相近而通用,到战国时虞、吴二字才逐渐区别。 大阳城,按注文结合考古资料推析即今太阳渡村南周代下阳古城遗址[1]。下阳城遗址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城墙残基高4—6米,厚约3—5米,夯层一般厚5—8厘米。出土的青铜器有:编钟、鼎、簋、豆、壶、鉴、鏊、钺、车马器等,以及编罄、铜贝、包金贝、骨贝、铲币、布币、玉器等珍贵文物。对于研究西周初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按注文:“(下阳城)北虢也”;则与之相对应的上阳城(虢都上阳城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青龙涧河北岸的李家窑村一带)当为南虢。作为虢国最重要的城邑,上阳和下阳是维系虢国运的两大支柱,上阳是都城,下阳是军事要塞。按照古人命名地名的规律,山南水北曰阳。上阳与下阳均在阳光照射度好的山南水北,上阳在橐水(青龙涧河)之北岸,中条山之南。上阳、下阳隔河相望,互为犄角,夹河控制着茅津古渡,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河水又东,沙涧水注之。水北出虞山,东南迳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之为圣人窟。孔安国《传》:传说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傅岩东北十余里,即巅軨坂也,《春秋左传》所谓入自巅軨者也。有东西绝涧,左右幽空,穷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为軨桥也。傅说佣隐,止息于此,高宗求梦得之是矣。桥之东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尧妻舜以嫔于虞者也。周武王以封太伯后虞仲于此,是为虞公。《晋太康地记》所谓北虞也。城东有山,世谓之五家冢,冢上有虞公庙。《春秋穀梁传》曰:晋献公将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枣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从之。及取虢,灭虞,乃牵马操璧,璧则犹故,马齿长矣。即宫之奇所谓虞、虢其犹辅车相依,唇亡则齿寒,虢亡则虞亦亡矣。其城北对长坂二十许里,谓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战国策》曰:昔骐骥驾盐东,上于虞坂,迁延负辕而不能进。此盖其困处也。桥之东北出溪中,有小水,西南流注沙涧,乱流迳大阳城东,河北郡治也。涧水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左合积石、土柱二溪,并北发大阳之山,南流入于河。是山也,亦通谓之为薄山矣。故《穆天子传》曰:天子自盬己丑,南登于薄山窴軨之隥,乃宿于虞,是也。 沙涧水,今圣人涧。 圣人窟(傅说隐室),平陆县城东北即傅说“版筑处”。而傅说做奴隶时藏身处被后人称之“圣人洞”,“圣人洞”前的涧被称之“圣人涧”。按《读史方舆纪要》:“傅岩,县东三十五里,即殷相傅说隐处,俗名圣人窟,其地亦曰隐贤社。”平陆县圣人涧镇圣人涧村之傅岩,在唐大历年间已建有傅相祠,(当地人俗称圣人庙),据清康照《平陆县志》记,祠内有主殿、配殿、碑台、戏楼、砖塔等建筑,亭台楼阁、斗拱飞檐、傅岩屏影、涧水环绕,平陆古八景之一的“傅岩霁雪”就在这里。 虞城,即今平陆县张店镇虞国古城遗址。虞国古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镇古城村及四周,据清乾隆版《平陆县志》记载:该城为春秋时晋献公所灭的古虞国都城。遗址南北长2.5米,东西宽2公里,现残存城外郭南墙余米,墙基宽15—20米,夯层厚6—8厘米。此处的虞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被晋国灭掉的虞国。“假虞灭虢”和“唇亡齿寒”尽人皆知,而“假虞灭虢”甚至被列为兵法三十六计之一。虢国国君的墓地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发现,但虞国国君墓地却迄今未明。年,从长治征集回刻着“虞侯政”名字的青铜壶弥足珍贵;由此“政”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虞国国君名。 积石、土柱二溪,《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积石、土柱二溪,在平陆县东,即马头涧。谢鸿喜认为积石溪即今西延河,土柱溪是发源与入黄河与积石溪相同的一条河流,形成“二源环麓”并南流入河,积石在左,土柱在右。(谢鸿喜,) △又东过砥柱间。 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搜神记》称:齐景公渡于江沈之河,鼋衔左骖,没之,众皆惊惕。古冶子于是拔剑从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于砥柱之下,乃鼋也。左手持鼋头,右手挟左骖,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逆流三百步,观者皆以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为名,则宜在蜀及长沙。案《春秋》,此二土并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无因而骋其勇矣。刘向叙《晏子春秋》,称古冶子曰:吾尝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当是时也,从而杀之,视之乃鼋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迁记.齐世家》云:景公十二年,公见晋平公,十八年,复见晋昭公。旌轩所指,路直斯津,从鼋砥柱,事或在兹。又云观者以为河伯,贤于江沅之证,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 砥柱山,位于三门镇南的黄河峡谷之中。《平陆县志》记载:“高数仞,石形如柱”。砥柱石上原本刻有“照我来”三个遒劲突兀、一米见方的大字,船只顺流而来远远而见。由于历史久远,上面刻字现在已依稀难辨。砥柱石正对黄河三门,夺门而来的滔滔河水,以空前凶猛之势向它袭来,然后抱柱而过。这里回流激荡,浪花飞溅,水势十分险恶,顺流而下的船只,稍有疏忽,便会撞礁而碎,船工必然会葬身鱼腹,因而有“黄河九十九道弯,闯过砥柱是头关”的谚语。有经验的舵手,在驾船闯过三门后,就紧把舵杆,调正船头,朝砥柱冲去,船到激流中往往随浪巧妙地绕柱而过,化险为夷,顺流东去。巍峨挺拔的砥柱山,以它不朽之躯,迎风破浪,兀立于滚滚激流之中,斗转星移,任惊涛冲击,凭激浪拍打,它岿然不动,屹立中流。毛泽东曾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2]。” 三门,即人门、神门、鬼门。在平陆县三门镇南的黄河激流之中。《平陆县志》云:“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曰人门,故谓之三门集津。”由于岩石岛在激流中崛起如峰,突起而立,水分为三,故又叫做三门山。靠近南岸的是鬼门岛,它顺河势微曲,象一把弯刀。中间的神门岛,呈鱼稃形屹立中流。北岸原为一半岛切入河中,唐开元年间疏凿运河,成为全岛,即“人门岛”。南岸有一块巨石探出河岸,叫“狮子头”,象一头雄居岸边的雄狮,向河心张开大嘴,令人望而生畏[3]。 河水翼岸夹山,巍峰峻举,群山叠秀,重岭千霄。郑玄案《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河,未详也。余按:郑玄所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势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汉鸿嘉四年,杨焉言:从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镌广之。上乃令焉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慈,帅工五千人,岁常修治,以平河阻。晋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监运大中大夫赵国都匠中郎将河东乐世,帅众五千余人,修治河滩,事见《五户祠铭》。虽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涛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鲜不踟蹰难济,故有众峡诸滩之言。五户,滩名也。有神祠,通谓之五户将军,亦不知所以也。 阏流,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云:河水至此,分三道包山而过,故亦名三门山。三门之南有金门、三堆、天柱诸峰,世称砥柱六峰也。其东有米堆、阏流二山,下流为十九滩,峡险连属,历百二十里至五户滩入垣曲县境,为中条、王屋之分界。 五户,五户滩,今称五福涧。 一十九滩,,黄河激流险滩所在,西自三门,东至五户滩,中间百二十里有一十九滩。 五户祠,光绪《山西通志.古迹考》:五户将军祠在平陆县。谢鸿喜以为旧时夏县境不至黄河,平陆县与垣曲县接壤,今五福涧正处于垣曲与夏县界口,故两县均可引之。(谢鸿喜,) △又东过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 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之清营山,其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清水历其南,东流迳皋落城北。服虔曰:赤翟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盖读声近,传因失实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者也。与倚亳川水合。水出北山矿谷,东南流注于清。 清水,今亳清河,发源于闻喜县横岭关。《嘉庆重修一统志》:清水河在垣曲西,今名亳清河。河源出横岭山下。 清廉(营)山,今横岭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横岭山在闻喜县东南,山脊横亘,故名。 古关防,谢鸿喜认为当指今横岭关。横岭关为涑水河与亳清河的分水岭。横岭关有太行第一关之誉,位于中条山东段,东扼垣曲,西接闻喜,南面黄河,北控绛县。呈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5公里,宽约3公里,海拔米,是轵关陉的最高峰,峰峦叠嶂,沟壑纵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4]。 皋落城,学界多认为即今皋落村。按注文“东流迳皋落城北”则今皋落村位于河北岸,显然与注文方位描述不符。结合相关文普资料,颇疑今皋落乡白家岭遗址[5]抑或与之相关。 倚亳川水,即今垣曲沙金河。 矿谷,注文所谓的矿谷约今垣曲县城北的铜矿峪村一带。环中条山地带的晋南盆地、垣曲盆地以及黄河中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青铜文化遗址,考古工作者在洞沟发现了至迟东汉的铜矿遗址,地质工作者年以来在中条山的铜矿峪、南河沟、篦子沟发现的古铜矿遗址,说明这里至迟到汉代仍在开采铜矿。附近位于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的千金耙矿冶遗址则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铜采冶遗址,该遗址系夏商时期的采冶遗址。年9月中旬至11月底,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平方米。发掘区域内清理采矿竖井、斜井、平巷、灶、灰坑、炭窑等遗迹。地层及遗迹内堆积中主要含二里岗文化期陶片,并出土亚腰形石锤、石臼、石刀等石器余件,以及炉壁残块、炼渣、矿石、碳屑等与采矿及冶炼相关的标本若干。千金耙遗址的发掘,初次为含特殊铅的早期青铜器找到了一处原料产地,同时使中条山作为夏及商早期青铜器原料产地的立论具备了考古学及地球化学的双重证据[6]。 千金耙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 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又东南流,右会南溪水,水出南山而东注清水,又东,合乾枣涧水。水出石人岭下,南流,俗谓之扶苏水。又南历奸苗北,马头山,亦曰白水原,西南迳垣县故城北,《史记》,魏武侯二年,城安邑、王垣,即是县也。其水西南流注清水,水色白浊,初会清流,乃有玄素之异也。 清廉城,按注文“清水又东迳清廉城南”,结合文普资料推析约今长直乡后湾遗址,但城址已无存。(《考古》年第10期) 南溪水,今长涧水。枣涧水(扶苏水、白水),今仍称白水(谢鸿喜,) 垣县故城,今垣曲县王矛镇上亳城。(山西文物局,) 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晋迁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 阳壶城,即垣曲古城镇南关商代城址,现已为小浪底水库湮没。(山西文物局,) 河水又东,与教水合。水出垣县北教山,南迳辅山。山高三十许里,上有泉源,不测其深。山顶周圆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其水南流,历鼓钟上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夹岸深高,壁立直上,轻崖秀举,百有余丈。峰次青松岩悬赪石,于中历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图绣矣。水广一十许步,南流历鼓钟川,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出,一百六十许里,山岫回岨,纔通马步。今闻喜县东北谷口,犹有乾河里故沟存焉,今无复有水。一水历冶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峡。《山海经》曰: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发,南至西马头山,东截坡下,又伏流南十余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山海经》曰:教山,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是水冬乾夏流,实惟乾河也。今世人犹谓之为乾涧矣。 教水,今沇[yǎn]河,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教水一名沇水,俗名东河,发源历山,南流入黄河。 教山,亦名历山。《嘉庆重修一统志》:教山在绛县东南,一名历山,接垣曲县界。 辅山,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辅山,一曰西坪,俗曰鳔山。 鼓钟城(冶官),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鼓钟(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俗讹为“瞽冢”,今同善村。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舜帝之父)瞽瞍葬此。 大泉,按光绪《山西通志.山川考》:金澜泉、帝乡泉并在同善村,按注文“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与教水合”则大泉与此二泉当有渊源。 [1]山西文物局, [2]平陆县志(原创):《中流砥柱平陆八景之一》,《平陆微联盟
|